《曝鹿設計電子報》
人們永遠無法預知片刻的價值,直到這個片刻成為回憶
雖然我不熱衷跨年,但新的一年總有新開始的儀式感。
生理、心理不同步
常感到生理跟不上心理,或者是心理過於急躁,講話時會突然自動簡化,連自己都會嚇到,例如心想:「等一下想去那間店買貝果。」但說出來可能是:「等一下想去果」直接省略一大段,不同步的感覺很荒唐。
試著慢下來之後,不同步的情況少了,內心變得平靜,開車的時候還能減少不安的感覺,一切都穩穩地、順順地;這麼平靜卻有些違和,安靜地像是沒在思考,感覺很遲鈍,彷彿自己不存在於此。察覺到這種極端後,我想試著調整,卻顯得節奏混亂,會讓人抓不到情緒起伏,這部分還要慢慢來。
淡出社群
去年除了作息、飲食、睡眠的改變,也慢慢淡出社群,畢盡我與流量沾不上邊,本身也不喜歡互蹭的模式(只是單純的不喜歡……。)比起互蹭,我比較喜歡私下關心彼此。
期待的不同
原以為是體況不佳,而對許多事物沒有期待,經過這一年,發現自己對於這世界的運作模式本就不期待。不過我還是會期待真正讓我感到珍貴的人事物,那才是真實的。
男友和家人依然對我很好,他們是世上僅有的唯一。
與身體共存
已慢慢能與身體共存,學習許多健康的衛教知識,更校正不少認知,學習的過程像是不斷發現各種寶藏的驚喜,我覺得很快樂,還認識幾位醫師和藥師,雖然是付費才接觸到,但是在身體不舒服時,可以更快得到幫助,減少自我焦慮。
不容小覷的醫藥費
療程、檢測及營養補給品的花費,累積下來至少超過 10 萬台幣,有的人覺得不是什麼大問題,就花這麼多錢,有點「盤」;但對我來說,能在不靠任何藥物治療的前提下,一邊調整身體,一邊學習重新認識身體,我是能接受的,況且我也做了許多筆記,需要自救時可以使用。
其次這些錢也是自己賺來的,雖然會有種「之前的努力和付出的健康都歸零」的錯覺,但是努力換來的東西不僅僅是金錢,也相信這是身體希望我真正停下來,早點意識到自己在為什麼而拼命?
達到理想有很多種方式,並非一昧地犧牲健康。
身體的來龍去脈
之前文章寫得很詳細,在這簡單描述:
因為長期的生心理過勞,導致自律神經失調、免疫系統慢性發炎,引發各種連鎖反應。在檢查時,順便發現乳房纖維瘤、甲狀腺囊腫,他們都不大也不小。
大概是這樣子!至於症狀,只要查查描述中的關鍵字就知道了。
年後會定期到健身房做一對一的訓練,但是在此之前,會先迎接 29 歲的生日。
一直有關注我電子報的讀者們,應該有感受到我很少噓寒問暖,大多把電子報當作「月」記在寫~
最後,有空可以拜訪、追蹤,如果能留言更好!新年快樂,謝謝身邊的人,也謝謝自己從不放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