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版面設計的觀念

透過適當的版面安排、組織元素,有效地傳達訊息。

排版設計的用意是傳達訊息,而我們如何吸引人觀看,以及讓人願意停留,這些都是影響訊息是否能有效傳達的因素。提出幾個技巧與觀念,設計好讀也好看的排版。

在先前的文章〈好讀的排版指南〉著重於好讀的體驗,即是本篇的前身,接下來將對各項內容,提出更深入的觀點。


大綱
1. 排版,即是你的表達能力
2. 了解完形心理
3. 易讀性與可讀性
4. 考量閱讀媒介
5. 最後的碎碎唸

排版,即是你的表達能力

當畫面中有許多元素,像是一堆材料散落在桌面上,如何透過安排,將這些材料組織好,讓人明白「你想表達什麼?」哪些部分是最重要的?你希望對方能優先接收到的?

透過視覺安排,讓這些元素與你的讀者溝通。

表層與裡層

在此之前,我們學習了許多排版的應用,透過表層能看到的,逐步滲透到裡層,傳達真正的感受,引起對方的想法或是共鳴。


了解完形心理原理

完形心理,即為格式塔學派,也有人使用「完形律」來稱呼它。完形心理透過「統一性」來創造更好的設計,而它的核心概念為:整體不等於個體的總和。

若能將完形心理運用在排版上,就能引導視覺動線,達到很棒的效用。

如我們對一朵花的感知,並非純粹單單從對花的形狀、顏色、大小等感官資訊而來,還包括我們對花過去的經驗和印象,加起來才是我們對一朵花的感知。—— wiki

閉合性(Closure)

讓我們自行想像腦補,類似於減法的表現,讓觀者自行腦補。如我們利用負空間或是剪影來表現出一個物件,不需完成圖像的全貌,就能讓觀者想像出內容物。

Design by Jhane Chou|中間像是有個圓,甚至部份的人會認為這是一個「立體」的球型

相似性(Similarity)

元素彼此有相似的視覺性質,如顏色、尺寸、形狀、主題等等。我們可利用元素的相似性,讓不同元素之間具有組織。

Design by Jhane Chou|透過相似的顏色、尺寸、形狀區分琴鍵的黑白鍵

鄰近性(Proximity)

元素彼此靠得越近,關係就越強烈。在排版設計中,我們會將關係接近的元素組合在一起,讓畫面有組織。

Design by Jhane Chou|可感受到當元素互相靠近時,關係越強烈,會認為他們是一組的

連續性(Continuity)

最明顯的特徵為,找到起點,跟著方向走。例如箭頭指向、相鄰的點形成線、甚至是透過暗示,讓觀者不自覺往該方向望去。

Design by Jhane Chou|由粗到細,以及方向的暗示,讓人感覺是向前的

易讀性與可讀性

理解這兩者的差異,並將其運用於排版中。

易讀性(Legibility)

文字的可辨識程度,強調外在的型態;透過文字的外觀、排版設計等,提高文字的辨識度,讓觀者容易閱讀。

Design by Jhane Chou

以上圖為例,黑底白字比灰底白字更容易閱讀。

可讀性(Readability)

指文字本身乘載的語意是否可理解,表達是否清晰,並正確傳達訊息。

Design by Jhane Chou

以上圖為例,同樣是「燒」就代表不同意思,加上前後的描述也不明確,容易讓人產生誤會。


考量閱讀媒介

在排版時,除了畫面本身之外,也得考慮閱讀的媒介、裝置、載體等因素,這些會影響我們選擇合適的版面安排。

最好理解的方式,可以透過實際使用不同媒介來閱讀,並了解為何使用。


最後的碎碎唸

舒服的文字排版,可以提高閱讀者繼續閱讀的意願,為內容加分。

過去在學習文字排版時,容易拘泥在一些數值或是規則中。但是當我理解為何使用這樣的方式時,越能體會出什麼樣的排版是舒適的,甚至是什麼樣的排版是自己會喜歡的。

連最了解的自己都無法好好閱讀的排版,就別說是自己以外的閱讀者了。

尊重使用者,也是閱讀體驗的一部份。

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,當你在閱讀一篇文章時,突然迸出蓋板廣告,或者每閱讀一小段文字,便插入一則廣告;甚至是每段文字底下都不時地加入與內文無關的宣傳文。

整體下來不斷地被打斷閱讀,除非內容非常吸引人,不然我實在是沒有閱讀下去的動力,默默關閉視窗。

文章同步發佈平台&支持,可前往不同平台進行拍手支持,或透過下方的 Like 讚賞(註冊 Liker 完全免費)讓創作者獲得額外收入!

.MediumMatter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🧇 平台經營
使用 Canva 製作精美的 IG 貼文
🧇 職涯故事
我如何成為自由接案工作者?(02)
🥯 設計指南
流程圖 Flow Chart 繪製
🍞 電子-報
《曝鹿設計電子報》你知道夢裡總有人會陪伴你,靜靜度過
🍞 理想生活
久違的近況
🍞 電子-報
《曝鹿設計電子報》恐懼如風,風過無痕,唯我依然屹立
🧇 職涯故事
我如何成為自由接案工作者?(07)
🥯 多元學習
蒸汽龐克 & 賽博龐克探討與反思
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