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點子就是一直來》書評:我們藉由關注而賦予事物意義
平凡 + 格外用心 = 非凡。
大綱 1. 前言 2. 本書特色 3. 在有限的時間,優先完成想做的事情 4. 擁有自己的節奏,擁有自己的世界 5. 連結與抽離 6. 最後的碎碎唸
前言
作者在開頭道出:
I wrote this book because I needed to read it.
我寫這本書是因為我自己也需要讀它。
這句話與我所做的事情有些類似,我曾在〈如何保持穩定輸出〉提出如何維持靈感,並提出:
我會將靈感當作眾多想法中的核心或是最精簡的概念,甚至是起頭。這些想法與自身的經歷與價值觀是有關聯的,我們首要做的並不是篩選出最好的想法,而是培養自己能主動思考,累積經歷,找出思考最活躍的時刻,珍惜最佳時機和環境。
當我寫文章、製作教材時,不僅僅是給其他人看,同時給自己,並驗證自己是否能將吸收到的專業及知識,穩定輸出。如果我連怎麼形容都做不到,就表示我還沒真正吸收,更別說將這些內容傳授給其他人。
這本是《點子都是偷來的》系列第三集,第二集我沒有買,也許某天吧!
本書特色
維持系列的設計與版面規劃。
- 版面舒適:整體版面俐落舒適。
- 手寫字:在章節與示意圖中可見到手寫字體,感受親民與創造力。
- 重點明確:文字簡潔,大多為開門見山描述重點。
- 適合重複閱讀:每頁的文字篇幅少,加上圖片穿插,不會花費太多時間閱讀,適合不定時拿出來複習,每次細讀時,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,它總是能在你不知道能做什麼的時候,告訴你能怎麼做。
本書適用於任何想過著有意義、有創造力生活的人,或許你能從中找到值得學習的地方。
在有限的時間,優先完成想做的事情
我喜歡把許多事物列成一份待辦清單。
不只是事情多到令人遺忘,同時也明白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會逐漸老化,有時就不是自己想記住就能記住。所以我將還記著的部分列下來,讓清單幫我記著,隨時想查看時就能清楚見到。
在潛意識中能稍稍降低我的負荷。
某些事情在特定的階段很重要,但是到達新的階段時,會出現其他更重要的事情,當然也有些事物,一直都是最重要的,那個事物就是我所追求的目標,甚至是一個理念。
擁有自己的節奏,擁有自己的世界
在你的世界中,你可以自行決定。
「做我想做的創作,而不是這個世界想看的創作。」
如果只侷限於創作中,我覺得很好。若套用在工作、或是做設計中,一定會受限於現實、經濟壓力,做設計當然是為了解決問題,不是自己做爽而已,甚至得知道,為什麼要這樣設計?
我會將創作與設計做區隔,好讓自己在其中轉換,或是稍微混和ㄧ些些,增加更多可能。
「擁有自己的節奏,擁有自己的世界。」
是建立在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基準點上,接著,把一天過好。
連結與抽離
許多創意建立在與他人的連結,藉由連結,我們可以分享、得到啟發。然而抽離也很重要,許多人每天被許多社群推播、新聞轟炸、即時訊息,卻鮮少與自己獨處,當我們無法與內在連結時,自然會缺乏創作力,眼中所見都是外界的消息,卻對自己一無所知。
你以為是外在的人事物影響你,導致今天成了這副模樣,其實不然。
任何事物多半出於自身,而非外界。
許多事物就是自己相信,任由自己信服這些,不去質疑、不去探究。放棄思考,盲目地選擇相信,甚至不願多做努力。
我時不時地遠離社群,通常會發些紀錄,剩下的就是分享跟宣傳作品。
甚至是清理,遠離那些消耗我的人事物,當外界的紛擾減少時,自然又能回歸創作,做自己想做的。
平凡 + 格外用心 = 非凡
我認為這是最貼近本書的一句話,平凡之人,也能成就非凡。
在尚未找到自己能做什麼之前,先留意自己在關注什麼?
我們會注意自己在乎的事物,雖然有時候它們並不明顯,不過當我們持續下去時,就會發現到它們。
我習慣將內心的想法紀錄下來,包含我如何看待以及感受,每當我回過頭閱讀,去看看其中一部分的我,會發現我總是特別在乎某些事物,甚至能觀察到自己的思考、行為模式,並試圖調整自己,避免自己陷入迴圈裡。
這也呼應到本書所說:
如果你想改變你的人生,請改變你所關注的,我們藉由關注而賦予事物意義。
這與先前所閱讀的《觀看的方式 Ways of seeing》所提及的「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
最後的碎碎唸
最後,請持續下去。
Keep going.
文章同步發佈平台&支持,可前往不同平台進行拍手支持,或透過下方的 Like 讚賞(註冊 Liker 完全免費)讓創作者獲得額外收入! .Medium .Matters